北京市丰台区举办首届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态靶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丰台区供图
北京市丰台区举办首届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态靶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丰台区供图
中新网北京新闻8月31日电(陈妺)北京丰台卢沟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揭牌成立、举办态靶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南中轴地区将建中医文化城……8月31日,北京市丰台区举办首届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态靶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释放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积极信号。
中医药是我国自古以来独特的卫生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瑰宝。在中医药健康产业方面,丰台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丰台区将打造“东西双子星”“南北一条街”产业空间格局,力争做到两年“打基础”,五年“大提升”,中医药产业规模达千亿级。
5年内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中医药六大产业赛道发力
“丰台区依托辖区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加快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动中医药产业、事业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强区。”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表示。
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丰台底气何在?进行了哪些布局?记者了解到,丰台区陆续出台了丰九条、丰泽计划等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政策,目前丰台区有中医药、药食同源、康养等企业百余家,同时丰台区积极推进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工作,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具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重点专科20个。
丰台区生物医药大健康专班相关负责人刘婉莹介绍,丰台区力争做到两年“打基础”,五年“大提升”,产业规模达千亿级。未来,丰台区内中医药企业竞争力不断加强,园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联动优势显著增强,中医药成果转化率逐步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更加健全。
记者了解到,丰台区探索“中医药+”产业融合新途径,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为中心,围绕“创新药械”“产业集群”“健康旅游”“健康美食”“医疗美容”“文化教育”六大产业方向进行融合发展,辐射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从中药材种植加工、品牌打造、商贸流通、科研创新、传承创新、康养旅游、饮食健康等方面融合发力,推动中医药与创新药械产业化进程、探索“中医药美食”“中医药美容”等创新产品。
推动村集体经济转型、产城融合发展丰台卢沟桥中医药
大会现场,丰台卢沟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揭牌成立。丰台卢沟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旨在通过产业集聚效应,致力于建立养生保健与中医药科技类企业、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同时以中医产业为核心依托,整合相关产业链资源,汇聚优质企业和机构,打造集产业发展、科技研究、医疗服务及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于一身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链。
丰台卢沟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总建筑规模约为9.18万平方米,近日完成主体结构验收。“打造丰台卢沟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是卢沟桥街道大井村推动集体经济从‘瓦片经济’向‘楼宇经济、服务经济、平台经济’转型升级、全面赋能乡村振兴提速增效的生动实践。”大会现场,卢沟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富汉生介绍,基于国家对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当前大健康产业的广阔发展前景,结合区域丰富的医疗健康资源,大井村决定建设丰台卢沟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该产业园于去年年初启动施工建设,预计明年年初投入使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北京市态靶中西医结合研究院、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等40余家医疗健康机构拟入驻丰台卢沟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李明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选择入驻丰台卢沟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正是看到了丰台区在医疗健康方面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将为老年保健提供个性化、综合化的中医治疗方案,推动中医药在老年保健事业中的深入发展。
中西医顶尖专家齐聚 共研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大会举行前一天,丰台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先期举办,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常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等专家就丰台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情况展开先期座谈,为丰台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专家智囊意见。
大会现场,北京市态靶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成立。北京市态靶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由仝小林院士、赵性泉教授、霍勇教授、房繄恭教授等顶尖专家发起,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审批,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研究院旨在搭建以“态靶辨治”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为中心的多学科、多领域合作交流平台,聚焦“态靶辨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双方将通过产、学、研三维合作,强强联合,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8月31日,态靶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2024)同步举办。会议聚焦“态靶辨治”传承与创新发展,总结提炼理论内涵和实践经验,推动“态靶辨治”新理论、新实践、新发展。会议汇聚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呼吸、代谢病、骨科、乳腺、肿瘤、肾病、针灸、大数据、生殖、病理、药学等14个领域20余名国内外中西医顶尖专家,就相关疾病领域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深入分享。“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搭建以‘态靶辨治’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为核心主题的多学科、多领域合作交流平台。”北京市态靶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理事长焦春红说道,通过此次会议,专家学者积极探讨慢病防治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交流学术思想,拓展合作机会。
构建“东西双子星”“南北一条街”产业空间格局
丰台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有着怎样的发展目标?又将怎样实现?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委会专家主任毛山宏表示,未来,丰台将依托中科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等科研能力,在企业的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产值、影响力方面增加校企联动,打造一批中医药大健康龙头企业。同时依托丰台卢沟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同仁堂集团、通用技术集团等形成中医药特色发展集群,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东西双子星’“南北一条街”产业空间的格局下,丰台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竞争能力将迎来质的飞跃。”
据了解,“东子星”位于东铁匠营街道同仁堂刘家窑基地,依托同仁堂老字号品牌将建设同仁堂科技创新基地、同仁堂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同仁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同仁堂中医诊疗四大区域;“西子星”以丰台卢沟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为主承载地,引入创新企业,辐射带动郑常庄村医养产业园、王佐康养小镇、永定河绿堤中医百草园等全区中医药资源,对接全市及全区科研院所、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名老专家等中医药智库,打造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集群。
刘婉莹介绍,丰台区将着力打造“南北一条街”,通过南中轴中医药文化城建立,推动中医药文化赋能带动产业发展。南中轴作为北京中轴线的延长线,以中轴线申遗成功为契机,借力天坛公园到赵公口桥文化、旅游资源外溢空间优势,打造以中医药、康养、药食同源、中医药博物馆、医美等为特点的中医药旅游文化特色街区,融合观光、体验、购物等元素,提升产业附加值,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级。同时,利用中医药博物馆、特色街区、中医药康养小镇、医院等地举办中医药公开课、中医药文化展示,推进中医药宣传教育走进中小学,拓宽中医药文化传播途径,营造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良好氛围。
“丰台区正依托自身优势,打造中医药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大会现场,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德娟表示,丰台区通过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拓展中医药国际市场等措施,不断激发中医药产业的生机与活力。(完)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