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分社正文

师生共庆丰收节 感悟劳动之美

2024年09月21日 13:41 来源:中新网北京

  中新网北京新闻9月21日电 “绿绿的水,清清的山,清水镇就在北京西边;蓝蓝的天白云在灵山间,百花山盛开蝶舞翩翩,吃不完的美味,装不下的特产,来一次清水就会忘返流连……”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上清水村清水学校举办的“感悟劳动之美 科技助力丰收”第三届丰收节的舞台上学生欢唱着劳动之歌、丰收之歌、家乡之歌。

  农历秋分,将迎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9月19日,清水学校把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城乡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契机,邀请北京第二铁路中学、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大峪中学分校、大峪中学分校附属小学200余名师生来到美丽的清水花谷,共同学习劳动种植、体验农耕文化、感受丰收的喜悦。

  “秋天到了,这里清山绿水环绕,花果飘香四溢。希望你们能够在丰收节上真正感受美丽的诗画乡村和劳动的快乐!”清水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陈广萍寄语城乡两地学生。随后,来自城乡两地学生围绕“劳动+科技”这一主题分别进行课程展示。北京第二铁路中学的赵思逸和唐英宸展示的智慧农业创意模型,以其自动光照控制、温湿度感应、土壤湿度监测等功能令人瞩目;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气象社团卢安迪等同学对气象学在农业中广泛应用的阐述,打开了科学助力农业的新视角;左紫萱同学带来的太空种子“航瓜”种植观察研究,充满神秘与探索的魅力;清水学校四名同学呈现的智慧灌溉系统,更是科技感十足。此次课程展示,完美诠释了劳动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本次丰收节开启崭新篇章。

  “同学们,乡村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只要你们努力学习知识,将来就有机会用科技改变乡村,让我们的家乡更加美好。”在大思政课堂上,“诗画乡村CEO”洪水峪村驻村第一书张建平和“乡村文旅达人CEO”闫进锁围绕科技助农、销售新渠道、生态建设等方面与学生们进行了分享。

  “我长大了也要像乡村 CEO 叔叔们一样,用科技和智慧把我们的乡村建设得越来越好。”“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能让我们乡村的农产品被更多人知道,我要把我们家乡的好东西介绍给我的同学们。”“我以后要回到家乡,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孩子们深受触动,纷纷表达自己的感想。

  “咚,咚,咚,丰收去喽!”随着下清水村党支部书记王进生敲响丰收的锣声,清水学校第三届丰收节正式拉开序幕。只见,丰收节的田野里热闹非凡!孩子们欢笑着奔向红薯地,小铲子上下翻飞,一个个饱满的红薯破土而出,像是在和孩子们捉迷藏。玉米地里,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剥开层层苞叶,露出金灿灿的玉米棒,脸上满是惊喜。谷子田里,孩子们手持镰刀,有模有样地割着谷子,感受着丰收的喜悦与劳作的不易。而茶菊地里,那一朵朵洁白的菊花如繁星般绽放,孩子们轻轻采摘,仿佛把整个秋天的美好都捧在了手中。大家你追我赶,比着谁的收获多,欢声笑语在田野间回荡,构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丰收画卷。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同学们在劳动中体会收获的喜悦,也应努力学习科技,为未来乡村发展贡献力量。”王辉校长介绍。

  “此次丰收节活动意义重大。既是一次生动的研学,让孩子们体验农耕之乐;又是农耕文化的有效传播。这也是我们落实“千万工程”的积极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下清水村党支部书记、北京市劳模王进生说。

  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悟劳动之美,体验科技助力丰收,又传播了农耕文化。同时,也为城乡孩子搭建起交流的桥梁,促进共同成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完)


编辑:杜燕

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100037
信箱: beijing@chinanews.com.cn  技术支持: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